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不要轻信高收益理财产品

作者:银盛宝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银盛通

近日,一位名叫李大爷的客户急匆匆地来到银行柜面,希望打印自己的交易流水。面对李大爷紧皱的双眉,银行柜员迅速询问了他的情况,希望能帮助解决问题。原来,数年前,李大爷受到"朋友"的介绍,购买了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并将大量资金转入某资产管理公司,总投资金额高达100余万元。在过去的两年中,李大爷每个月底都能收到该公司支付的高额利息款项,这让他感到非常满意。他甚至向家人推荐了这个产品,希望他们也能通过投资获得财富。

然而,令李大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该公司在2022年宣告破产。这个消息对于李大爷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投入的全部本金损失殆尽,无法挽回。不仅如此,他还卷入了家人和亲戚的困境。目前,李大爷和其他受害者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得了法院的判决,只要提供交易记录,他们就有望追回部分资金。

银3.png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诈骗分子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盲从心理和贪图便宜的心态来实施欺诈的。他们一方面通过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推荐,让消费者误以为这个产品是众多人都在购买的,从而引发跟风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利用高回报来诱惑消费者,先给予一些小额回报,即使消费者心存疑虑,但看到高额理财收益到账,就产生侥幸心理,逐步陷入诈骗分子设置的圈套。

为了提醒广大消费者,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风险提示:

1696995421458594.jpg

不要贪图便宜。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息理财承诺,不被蝇头小利所打动,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多与亲人进行沟通和商量。

提升反诈意识。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多关注社会时事新闻,了解当前各类诈骗手段,提高个人的警惕意识和识别骗局的能力。

树立理性投资理念。老年人在进行金融投资时要谨慎,对于那些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产品",务必保持警惕,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温馨提示:

1.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二看宣传内容,三看经营模式,四看参与集资主体。

2.三思。一思是否了解产品及行情,二思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等一夜。避免头脑发热,拖延一晚再决定。


电话:18530999877

QQ:

微信:18530999877

邮箱:

客服微信
收缩

1853099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