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高院公布了一起涉及信用卡套现的案件,两名被告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刑。这起案件引发了对收款码套现的警示,呼吁禁止该行为,并揭示了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新特征和犯罪风险的扩散。
案情回顾
胡某是一家民宿的老板,与李某成为好友。在闲聊过程中,李某告诉胡某可以通过银行办理的商户收款码进行信用卡套现,免手续费。胡某因资金不足,尝试使用李某的商户收款码进行了信用卡支付,李某收到钱后再转给胡某。之后,李某怂恿胡某自己申请一个收款码。胡某在李某的帮助下办理了相应的账号和收款码,用于进行信用卡套现,并从中获得好处费。
根据调查,李某使用南昌市青山湖区质量监督管理局办理的“青山湖区某某酒店”营业执照,在某银行办理了账户和收款码。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他将该收款码提供给自己和他人进行信用卡套现,共计金额达3773.44万元。而胡某使用青山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的“青山湖区某某炒鸡店”营业执照,在某银行办理了相应的账号和收款码,共计金额达1048.18万元。
法院审理
经审理,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李某、胡某以虚构交易的非法方式进行信用卡套现,违反了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胡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被告人李某已退缴的违法所得人民币二千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新特征
2024年1月9日,公安部公布了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新特征。该犯罪呈现出类似传销模式的现象,涉案金额、参与人群和涉及地域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化的犯罪手段,从传统的线下POS机套现转向线上APP、二维码和移动终端套现,快捷隐蔽、犯罪成本低、可复制性强。同时,犯罪链条也呈产业化特征,包括APP软件研发、项目运营、宣传推广和支付通道等多个环节,专业分工明确,形成了庞大的犯罪网络。
犯罪风险的扩散
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扩散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犯罪风险。首先,信用卡套现的犯罪手段日趋隐蔽,使得打击难度增大。传统的线下POS机套现已经受到严格监管,犯罪分子转向线上平台进行套现,使得追踪和打击变得更加困难。其次,犯罪链条的产业化特征使得犯罪行为更具规模性和持续性。犯罪分子通过APP软件和项目运营,将套现行为扩大到更多的地区和参与人群,形成了庞大的犯罪网络,犯罪风险进一步扩散。最后,参与信用卡套现的人员多为普通民众,他们可能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参与犯罪活动,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遏制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扩散,相关部门和法律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对信用卡套现犯罪的监测和打击,提高打击犯罪的效率和力度。其次,加强对支付平台和收款码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技术手段,防止其被滥用用于犯罪活动。同时,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信用卡套现犯罪的认识和警惕,增强社会的法治意识。
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扩散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遏制。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法律意识和加强宣传教育,才能有效减少信用卡套现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